博为视野
Think Tank

广东“十四五”,双区驱动效应拓展产业突围发展之路

来源:微信 作者:博为国际 责任编辑:
2021-02-18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产业发展瓶颈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等,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备受外界瞩目。近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议审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对推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湾区城市产业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在强调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十四五将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产业科研布局重点领域包括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等。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实施重点领域科技专项,加快在集成电路、新材料、工业软件、高端设备等领域补齐短板,着力在第五代移动通信、超高清显示等领域锻造长板,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空天科技、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
——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政策,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设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
《规划》在整体层面提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塑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一方面全面建设贸易强省,跨境贸易模式联通国际打通国际循环圈;另一方面,加强拓展经济纵深,经济湾区间战略合作强强联合,高效对接形成内循环闭环。
——全面建设贸易强省,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促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离岸贸易等聚集发展,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建设大宗商品进口分销基地、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高水平办好广交会、高交会、加工贸易博览会、“粤贸全球”等展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发挥广东华侨华人优势,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做好“侨”的文章。

——大力拓展经济纵深。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对接、协同联动,推动与雄安新区深度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高交通通达和市场对接效率,支持粤东地区双向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支持粤西地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联动走廊,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强与闽赣湘桂等周边区域的经济互动。支持广东优势企业在国内布局建设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持外销产品转内销,推动“广货”深耕国内市场。


此外《规划》特别提及深入推进“双区”建设,深圳与广州双城将为核心引擎,予以同等力度的支持,同时着力增强“双区”对全省的辐射引领作用,以高水平软硬联通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深圳

全力支持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高层次国际人才集聚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先行试点,加快在新经济审慎包容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

——广州

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支持广州强化省会城市功能,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教育医疗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支持广州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汽车等产业,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支持广州深化城市更新,强化宜居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先导圈

重大发展平台拓展粤港澳协同发展空间。强化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先导作用,探索粤港澳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新模式,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创造新空间。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创新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打造深港口岸经济带,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承载区。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交流合作平台。提升粤台产业合作水平。


广东十四五规划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国外双循环,强调发挥创新的驱动作用,通过广深双城为核心驱动,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为进一步拓展广东产业链群布局、强化产业链打开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博为视野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