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为视野
Think Tank

《现代园区运营100问》第85问: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有哪些发展模式?

来源:博为国际 作者:升华 责任编辑:Bovor
2013-06-14
  第85问: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有哪些发展模式?

  【问题提出】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有哪些发展模式?各种发展模式有什么特点?农业科技园区应选择哪种发展模式?这是农业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中常探讨的问题。国内很少人研究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因为国内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模式都相对单一,但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模式在现在乃至未来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呈现着多种模式并存,且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总结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实践,主要出现了四种典型的发展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或引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个由政府主导开发或由政府引导创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发展模式。有些人称之为“开发区”模式。我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就是按这一模式运行的。这种模式强调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度,适合建设要求较高、规划规模较大、产业功能较全,对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农业园区。在这种模式中,政府负责规划的制订、优惠政策的提供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负责营造创新、创业和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在园区运营过程中各个有关职能部门以各种形式给予大力的支持。这种模式的不利在于受政府执政者的影响很大,一旦出现政府首脑决策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往往容易使园区经营走向极端。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农业龙头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农业科技园的一种模式。该类园区都是以龙头企业为投资主体,通常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往往与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密切相关,多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利于企业实现市场化自主运作,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较强,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企业行为往往过于强调眼前利益,而农业投资的回报期较长收益率不高,常让企业投入较谨慎,导致园区建设进度缓慢。

  三是科研院校带动模式
  具体而言,这类模式也有两种形式,其一是科研院校着眼于高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设立的农业科研园区。其特点是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企业孵化和产业化开发于一体。其二是科研院校实施工程中心带动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通过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进行招商引资而联合组建起来的科技园区。科研院校带动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科技力量较强,利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开发,但由于科研院校的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营能力较弱的原因,往往出现有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不利于园区的快速发展。

  四是校(院)地合作模式
  是指科研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农业科技园的模式。一般而言,科研院校有国家或省级农业科技项目,他们负责按项目要求创建农业科技园。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校(院)地合作模式多适合于试验示范区,尤其适合农业科技孵化器的建设。相对而言,校(院)地合作模式是农业科研园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也有校、地双方因合作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陈圣华,笔名升华,国内权威园区研究专家、城市运营专家,客座教授,战略规划师,加拿大国际商业开发与投资联合会特聘专家,多家知名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国内多个地区政府和产业园区特聘专家顾问。擅长区域战略研究、城市运营研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旅游项目策划和商业项目策划推广,曾服务过几十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及旅游、商贸等各类园区,主持近百个产业课题的研究和大型项目的策划推广,是国内园区发展研究领域最权威的专家之一。现任博为国际中国区总经理、总策划师。

  【作者提示】
  在笔者的工作访问中,常被问及关于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许许多多问题。笔者每天也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来邮,要求解答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招商等疑难困惑。为满足这些园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园区运作经验,将这些问题整理成100问,从方向性问题到局部细节问题,分期在《开发中国》刊登,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由于篇幅所限,未能详细阐述,如有不明之处,或有其它问题需咨询,请发邮件至BOVOR@163.com,笔者会及时在《开发中国》和中国投资开发网(D-CHINA.NET)上作答,敬请留意。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博为视野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