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区域经济的潮流化
2004年,“泛珠三角”的热浪几乎卷席了全国,“区域经济”一下子成了财经媒体曝光最多的词语。多年以来,初具规模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一直在影响和鼓舞着人们,“泛珠三角”这一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协作启动,无疑让“区域经济”对人们的鼓动程度到了白热化。
日本、德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先后走过了一条由区域经济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路。在我国,以深圳、广州城市群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板块和以上海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板块率先发展了起来,其它如温州经济板块、青岛经济板块等小区域的经济板块,也形成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似乎“区域经济”总是与经济发达地区关联在一起,于是人们对“区域经济”情有独钟。国内许多向往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甚至县乡城镇,都先后提出了打造区域经济圈的口号。可以说,打造区域经济板块,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内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有人说,“区域经济”开始潮流起来。更奇怪的是,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对区域经济似乎越感兴趣。
发展区域经济果真就这么简单?
不是!
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心态把区域经济简单化,甚至把发展区域经济当成了建设大开发区,划定一个框框,包装一个概念,描绘几幅图则就能成事。区域经济是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之间内在的整合与联系,需要客观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国务院某权威研究专家认为,与其搞这样难见成效的大开发区似的区域经济,不如踏踏实实地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以集群形成规模,以规模创造地方品牌。
从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看,经济板块的形成首先都来自市场动力,都经历了一个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在国内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板块经济是佛山较典型的发展模式,禅城的陶瓷、南海的铝型材、顺德的家电,成千上万的企业集聚在同一地区从事同一产品的分工合作,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又自然地形成了在市场中独一无二的板块经济、区域经济。而这种在产业集群基础上产生的区域经济并不是政府意志的产物,它是无数企业在市场的反复磨炼锤打之后共同的自发的选择。
一些热衷区域经济的地方,往往是当地政府自作主张地先进行定位,以自己的辖区为中心搞区域经济,既没有市场优势,更没有产业支撑,政府就提出建立一个、几个甚至多个产业带。其结果可想而知,政府本身没有资金投资,基础条件缺乏吸引力,招商引资又能力不足,结果是政府自欺欺人的糊弄一番了事。这样建区域经济,无疑是空中楼阁。
区域经济更不应成为诸侯经济。不少地方政府、地方城市总是天天发“龙头老大”梦,往往牵强地联盟周边一些次发达地区城市,以某个虚幻的概念统领在其区域规划之下,而自己位高自居,自封为王,表面是加强区域性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但实质是通过实施排他性的区域封锁,以区域市场淡化统一市场,谋取诸侯局部的利益。
区域经济潮流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种苗头,拿区域经济造势、作秀、出政绩。一些地方区域经济蓝图挂出来时,总要在媒体上热热闹闹地炒一番,领导也会振振有辞地来一番表白,但炒作过后就风平浪静了。
当前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发展区域经济,但区域经济绝不是一种时尚。发展区域经济要尊重产业基础,要具备有客观的发展条件,还要有足够的理性。
以科学发展观看,“区域经济”不应潮流起来!从中国客观的事实看,“区域经济”也潮流不起来!
打好“区域经济”这张牌,需要“量力而行”的理性,而不是“顺势而动”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