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西来
“海西”,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甚至有点费解的名词,但在福建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海西”,是“海峡西岸”的简称。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成为了福建新时期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战略之一。
早在2004年,时任福建省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胆地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6年“两会”期间,国家将“支持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正式列入了“十一五”规划。
从区域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到中央决策,“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地引起了世人的格外关注,尤其是国内外投资开发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商机充满了期待。据悉,目前已有近30个国家部委出台各种措施支持海峡西岸建设发展,为福建的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回顾历史,福建曾写满了辉煌: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第一艘铁甲战舰、第一架水上飞机以及第一只中国海军舰队……,但半个世纪以来,“海禁”让历史曾经一度遗忘福建这个靠海为生的省份。
改革开放,福建也得风气之先。福建与广东几乎同时启动改革开放,当时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但20多年后,广东省生产总值已突破2万亿元大关,经济规模相差很大。近十年来,福建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福建,区位优势明显,但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已成为两大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相对洼地”。环顾四周,环渤海经济区正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福建不得不从寻求突破,否则,就有落后于其它省区,甚至被“边缘化”的危险。
显然,福建这回抓住了历史机遇,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春风。“海西区并不只是福建的海西区,它是两岸人民的海西区,更是全中国的海西区,应该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支持海西区的建设。”这是国内政界最强烈的一把声音。
福建这回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一改过去20多年“行政区自我崛起”的发展路线,致力于走以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把自己放到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对接的意义上去发展,确定了促进环海峡经济圈发展的战略思路,从而赢得了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除了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信念推动力外,“海西经济区”的推出也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要求。在两岸关系开启新局面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发展“海西经济区”既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
今年4月11日到13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台湾新当选的领导人之一萧万长会面。备受瞩目的“胡萧会”被称为两岸“融冰”的新迹象。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时机也越来越成熟。“小三通”的实现,两岸的经济加速融合,两岸人民都看到了全面“三通”的希望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发展可能。海西,预示着两岸将共同拥有一个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两岸人民带着殷切期望推动海峡两岸的经济融合,福建人带着踌躇满志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发商带着勃勃野心捕捉区域开发的商机,海西,是继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后吸引人们眼球的又一方热土。”
“海西”有望最终成为中国又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这是令人甚为欣慰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海西”如何实现高速发展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区域经济课题。假如,“海西”只停留在区域经济概念上,那是没多大实质意义的。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泛珠三角整合等等,近年来区域经济新概念一个接一个,人们产生了听觉疲劳,这种概念营销对区域投资开发的拉动力并不大,政治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
与其它区域经济不同,“海西”的发展有其特殊性,更需要务实的政策支持和灵活的发展策略。作为两岸经济对接的前沿阵地,不但需要政治意义,更需要经济意义,因为经济融合是政治融合的基础,以经济融合推动政治融合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捷径。